娱乐圈频发信息泄露?吱吱即时通讯软件,保护艺人及公司信息安全
说到“机密数据、信息泄露”等词汇,或许大众首先会想到科研行业、金融行业等。实际上,我们日常生活中,最常接触到的是娱乐圈信息泄露(此处包含影视歌娱乐工作者、网红),其他企业发生信息泄露,或许会被公告在暗网上。明星&网红公司发生信息泄露,会出现在热搜上。比如:
» 25年4月,侯明昊经纪团队工作人员被曝泄露商务合作信息
» 24年10月,于文文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,并被篡改航班行程
» 24年8月,张予曦团队内部沟通记录被公开传播
» 23年12月,周海媚去世当日抢救病历遭泄露,包含详细病史及诊疗记录
» 2023年6月,王一博、肖战、张馨予、赵露思等多位明星被非法曝光个人信息的话题冲上热搜,其身份证、手机号、社保卡等个人信息遭曝光
» 00后黑客韦某窃取公民信息搭建成数据库,供人付费查询,其中包含大量明星艺人、网红的关联信息(如个人信息、合作方联系方式、项目进度表),半年获利60余万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娱乐圈为何频发信息泄露?主要来自于粉丝经济的推动。不同于其他行业,需是机密数据或大量数据,才有被窃取被贩卖的价值。在娱乐行业,艺人的一张生活照、一次行程安排就足够吸引粉丝购买。
1.内部员工泄露
- 有意泄露:员工受利益驱使,通过导出、拍摄或转卖敏感数据(如艺人行程、代言报价单)牟利,部分案例显示单条明星航班信息黑市标价达800元。
- 无意泄露:使用微信、QQ等即时工具随意传输敏感文件,或误将未加密数据发送至外部群组。
2.外部黑客攻击与黑产渗透
- 技术入侵:黑客入侵服务器窃取数据,或通过钓鱼邮件、木马程序入侵通讯工具,盗取工作群聊记录及各类协议等。
- 社工库:境外黑产组织建立“社工库”,窃取明星身份证、护照、户籍等隐私信息集中售卖,付费即可查询。
3.饭圈及伪装合作方渗透
- 极端粉丝行为:粉丝通过购买艺人身份证号查询航班信息,蹲守跟拍/偷拍。
- 冒充合作方诈骗:伪造综艺节目、剧组招募通告,诱导艺人团队提供艺人个人信息、获取内部沟通记录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被泄露出去的这些信息,对于广大网民来说,或许是一次平平无奇的“吃瓜”,对于艺人本人及其背后的公司来讲,却是一场灾难。
1.对艺人个人的直接危害
- 人身安全威胁:粉丝跟踪、围堵、私闯住宅等行为屡见不鲜。例如,张若昀因住址泄露多次搬家、杨幂高铁行程被尾随。
- 生活骚扰:手机号泄露导致频繁骚扰电话,如杨迪被迫换号、王一博被冒名订票影响行程。
- 心理压力:长期隐私侵犯可能引发焦虑、不安全感,甚至影响工作状态。
2.经济与业务损失
- 行程干扰:航班信息泄露导致粉丝“刷关”或恶意改签,造成航班延误或额外改签成本。例如,张继科因商务舱被粉丝占满被迫改乘经济舱。
3.公司层面的负面影响
- 公关危机:公司需频繁发布声明、处理舆情,如德云社、乐华娱乐因旗下艺人信息泄露公开维权。
- 资源消耗: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强安保、法律诉讼,甚至调整艺人行程安排。
- 品牌形象受损:若公司对信息保护不力,可能被公众质疑管理能力,影响商业合作。
4.法律与行业风险
- 连带责任:若信息泄露涉及合作方(如品牌方、影视作品发行方),公司可能面临违约诉讼或监管处罚。
- 行业信任危机:频发的泄露事件可能降低行业整体信誉,影响艺人经济合作。
基于行业共性风险,艺人信息泄露易形成“一人泄露,全网扩散”的连锁反应,不同于其他行业有”给赎金”的缓冲余地。因此想要减少损失,最好是“不要泄露”。
根据内部泄密中最常发生的“聊天记录被泄露、艺人合约被泄露、艺人号码/身份证被泄露”等场景,吱吱设置了对应的安全功能控制风险:
● 安全聊天功能:
①转发截屏提醒:一有人截屏/转发,就会直接在当前窗口提醒***进行了截屏/转发
②阅后即焚:重要的消息可以设置已读30秒后,消息就消失
③多项撤回:聊天记录可一键撤回,没有时间限制!随时可撤回,也没有数量限制
● 访问控制:
●外泄溯源:
用户的任意访问和操作会记录下行程日志,根据操作日志,排查员工异常可疑操作,及时规避风险
02 外部窃取信息防护
● 服务器:
服务器是黑客入侵最常用的途径,吱吱据此提供服务器私有化免费部署,艺人公司可自主掌控服务器,从源头保障艺人信息&公司数据安全。
● 信息传输: